第189章:天之子?-《我在洪荒跑龙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孔丘若是知道日后他的门人,是如何以文欺武的,恐怕会直接气得活过来。将那些寡廉鲜耻的门子,一个个逐出门户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因为萧升借口来曲阜官庠求学,故此孔丘与子路索性便与他一道,直接领着萧升进入曲阜城中。

    也正是这一路闲谈,萧升这才知道原来孔丘曾经受教与李聃,而后因为郯子前来鲁国朝奉,又受到了郯子教导。

    在这两位先贤无私的教导之下,他这才起了办起私学的心思,为那些无力接受教育的士子传授知识。

    可是他虽然以博学多闻而闻名鲁国,但是却因为年纪尚浅,所以直到现在为止,也只有子路一个弟子。

    不过虽然孔丘曾经受教于两位贤者,但是萧升觉得他还是受到了郯子的影响更深一些。

    或者说如今孔丘的某些主张,其本质更与郯子相近。

    郯子本是淮泗诸国之中的一个小国君主,不过虽然郯国领土狭小,国民不多。

    但是因为郯国立国极早,历史极为久远,故此有不少三代之时的典章制度,在郯国之中都传承下来了。

    郯子作为郯国君主,其治理郯国之时却不以强权威逼,而是与国民讲道德、施仁义。

    因其恩威有加,百姓心悦诚服,使郯地文化发达,民风淳厚。因此某些三代之时的典章制度,都因此在郯国重现。

    因为郯国距离鲁国极近,故此孔丘甚至亲自去了一趟郯国考察了一番其国中情况,并且再次向郯子求教。

    再第二次拜访郯子回来之后,孔丘越发肯定了两位先生的某些观念。

    他认为李聃所言的小国寡民之言,确实是言之有理。

    而郯国的大治无疑是证明了:以仁义治理天下者,远胜过以利益相度量、以刀兵相争的办法。

    待孔丘回到曲阜苦思冥想了数年,直到其三十岁那年,他这才略有所得。

    他将其一身之道称之为‘仁’,而以‘礼’将它包裹起来。

    内仁而外礼,这便是孔丘之道!

    萧升在曲阜听了三日孔丘讲学之后,便感慨连连的离去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